全球首创"共同体+保交所" 上海保交所模式撩开面纱一角
- 发布时间 2016.12.27
- 来源 中国保险报
关键词
12月26日,上海保交所巨灾保险平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为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以下简称:地震巨灾共同体)提供承保理赔交易结算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12月26日,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在上海保交所正式上线运行,为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以下简称:地震巨灾共同体)提供承保理赔交易结算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地震巨灾共同体保险产品首次成功登陆上海保交所。
随着湖南长沙李女士轻松一点,由地震巨灾共同体承保的保险产品,首次通过上海保交所成功交易。李女士购买的保额10万元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成为上海保交所电子保单第一单。
一张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电子保单背后蕴含着丰富内涵:地震巨灾保险平台系统首次上线试运行;首款保险产品挂牌交易、首批保险帐户开立运行及支付和清结算系统首次投入使用……。
半年的沉淀,在地震巨灾共同体等各方大力支持下,上海保交所力推服务共同体的地震巨灾保险平台系统上线。与此同时,保交所的统一账户系统、支付系统、清结算系统和资金划拨系统同步投入使用,账户和支付结算后台数据也同步生成。
通过保险公开市场,可以增加透明度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提升产品和数据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市场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保险巨灾风险向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更多主体间合理分散和配置,搭建中国保险与全球其他国家保险互联互通的桥梁。
随着地震巨灾共同体保险产品成功登陆,上海保交所运行路径逐渐清晰。
全球首创“共同体+保交所”模式
全球首创的“保交所+共同体”模式,首先以“地震巨灾共同体+保交所”方式亮相。
任何一个国家的巨灾保险制度建设都是一道难题。我国地缘广阔、地理环境多元化、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灾害和城乡居民住宅的差异性大,加上民众保险意识不强,制度建设难上加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但实际推进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2016年5月12日,中国保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标志着制度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随着地震巨灾共同体的成立,建立统一的管理服务综合平台,成为必然。6月12日,定位保险行业基础设施与综合平台的上海保交所成立,恰逢其时地挑起重担,探索“共同体+保交所”模式。
通过上海保交所统一系统,可以实现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的承保、理赔全流程操作,以及保费、销售费用、赔款、理赔费用等资金自动清分结算等功能,满足共保体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业务需要。
面对全新业务和挑战,上海保交所调集人力物力财力,不分昼夜攻克技术难关,一次又一次的调试测试,前后端紧密配合反复协商,终于按时保质完成平台系统建设工作。与此同时,上海保交所的其他业务平台系统建设也在快速推进。
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建成后,地震巨灾保险的保单将统一由该平台出单,所销售的巨灾保险产品也是满足党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产品,表明上海保交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保险业姓保的发展方向,坚持市场化办所的经营方针,坚持行业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的市场定位。随着保交所服务功能逐步搭建和完善,将支持更多普惠保险产品上线,通过提供更多功能以改善保险市场的效率。
毋庸置疑,上海保交所作为重要的行业基础设施,具有独特的公信力和跨界的整合能力,正在快速积累信息、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在中国特色现代保险组织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关键和枢纽角色。
随着“地震巨灾共同体+保交所”的推出,意味着全球首创的“保交所+共同体”模式雏形尘埃落定。未来,还将有其形态的“共同体+保交所”将陆续登场。
前无来者,保交所正在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交易道路。
业界首个采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国家级平台
市场是配置资源、分散风险的工具。交易所则是市场的高端形态,是权益和商品及其他要素的高效率交易市场。
毋庸置疑,保险交易是分散风险合理配置承保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保险业与其他行业链接的通道。依托保险业建立交易所,把信息技术与保险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相结合的模式,在国际上也属于新生事物。
超前的科技和理念为保险交易奠定了基石。据了解,保交所巨灾保险平台系统是行业首个采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的国家级平台,也是行业首个采用微服务、异步通讯及开放式接入等行业领先设计理念的大型金融核心业务平台。这些领先的能力为打造国家级金融普惠平台奠定了技术基础,也带动业务效率的大幅提升。
按照分期推进的原则,在今年底全国地震巨灾共同体运营平台一期上线后,41家共同体成员公司将在平台系统上统一销售出单,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上海保交所还将尽快完成开发平台系统2.0版本任务,完成平台系统其他功能模块的开发并完善系统功能,实现理赔、财务、再保的集中统一运营。
与此同时,上海保交所引入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每一位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配备了业内首个具有通用特征的保险账户,可显著增强用户体验,提升保险效率。
一位平台系统建设者解释说,这是参照证券期货市场先进经验,结合保险市场业务特点,将保险行业资金清结算从传统的多对多逐笔全额清结算模式变为集中统一的多边净额清结算模式,大大提高了清分结算效率、降低了地震巨灾共同体成员公司人力和资金成本。压力测试显示,平台实现在0.012秒承保保单,并支持25万团单5分钟内完成上传。上海保交所成为保险业核心业务平台的领跑者。任重道远,刚起步的上海保交所要走的更远,还需要保险业界内外相互携手,共同努力。
搭建中国保险与全球保险互联互通桥梁
上海保交所以金融科技为手段,建设我国保险行业基础设施,加强保险模式创新的同时,也为中国保险融入世界保险大家庭提供了高效集中的综合服务。
保险业“十三五”规划明确,中国保险业要融入全球,开放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不断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引入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视国内外保险市场联动效应,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发展。
保险是舶来品。对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保险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上海保交所交易品种和数量的增加,交易参与者的不断扩大,不仅可以缩短中国保险对标时间,也利于风险全球分散,真正实现保险资源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
小荷才露尖尖角。创新型全方位的基础运营服务集中化模式的搭建,为保交所后续其他业务拓展奠定基石,也为国家级金融普惠平台建设添砖加瓦。任重道远,上海保交所人需要保持足够耐心和定力,还要有艰苦探索的思想准备。
“践行保险业姓保的服务理念,让保险市场更有效率,让保险产品更加惠民,一步一个脚印把保交所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保险交易所。”这是董事长曾于瑾“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