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寿险公司控股48家医疗健康领域公司
- 发布时间 2017.02.23
- 来源
关键词
险企利润来源日趋多元化,控股种类繁多的子公司也并不稀奇。《证券日报》记者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中保协”)陆续披露的数据梳理发现,近4个月,共有7家险企披露了旗下151家非保险子公司的情况。
记者发现,子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以房地产及养老社区、互联网及电商、物业管理及酒店等居多。值得注意的是, 2016年新增的非保险子公司中,“养老”、“医院”、“医疗”等涉及大健康(爱基,净值,资讯)领域的公司格外醒目。而作为可以引领健康领域的寿险公司,则更是瞄准了大健康领域。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披露了非保险子公司情况的寿险公司中,有11家公司共控股了48家医疗健康(爱基,净值,资讯)领域的子公司。
直接设立健康产业公司
新年伊始,在中保协网站披露的三则保险公司新晋非保险子公司名单中,就有两个为医疗健康领域。分别是前海人寿控股的西安华康医院有限公司和西安华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据了解,除此之外,近几年前海人寿控股的大健康相关子公司还包括前海人寿医院广西有限公司和前海人寿医院投资南宁有限公司。
作为新晋的保险集团,泰康在2017年共披露了76家子公司,比2016年同期新增了36家。其中,大健康领域主要围绕“泰康之家”,此外还包括南京仙林鼓楼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有限公司、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有限公司、泰康健康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在2016年已被披露的“老企业”,以及上海申园康复医院有限公司、南京泰医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升煦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TK HealthCAre Investment Limited、泰康精诚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涉及“健康医疗”的新增子公司。
2016年11月份,平安人寿披露了非保险子公司54家,而在2015年同期这一数据为31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601318,买入)健康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为2016年下半年新添。
而在阳光保险此前披露的14家子公司中,山东阳光融合医院有限公司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阳光融合医院是经保监会批准,阳光保险集团与大型公立医院及医科大学合作,按照国际先进医疗理念和JCI认证标准及国内医疗机构三甲标准,打造的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
据了解,新华人寿涉及医疗健康领域的子公司共有9家,其中,养老产业有4家,包括新华家园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而健康产业公司有1家,为新华卓越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此外,太保寿险、弘康人寿、百年人寿、民生人寿、合众人寿、上海人寿等也设立了健康管理、养老休闲旅游等子公司。如太保寿险投资了上海南山居徐虹养护院有限公司;弘康人寿投资了南通千翠湖健康发展有限公司;百年人寿设立了大连爱立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民生人寿设立通惠康养游股份公司,主业为养老休闲旅游;合众人寿在武汉、沈阳、南宁、合肥、济南、哈尔滨分别设立了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人寿设立上海孝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险企成立健康产业基金
近年来,除了投资医疗健康领域的子公司之外,保险公司也以产业基金的形式进军健康产业。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到2017年之间,在上市公司发起的超百只大健康产业基金中,涉及金融机构的共33只,涉及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其中超100亿元的产业基金就有4只。从产业基金的投资领域来看,以医院、医疗器械、养老服务、生物技术等为主。
具体来看,日前中国人寿(601628,买入)集团与旗下多个子公司共同出资120.1亿元成立国寿成达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国寿大健康基金”。基金投向为国内外医疗健康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首期投资规模120亿元;今年1月20日,由三胞集团、中信银行(601998,买入)等发起规模20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全球并购基金,主要目标为医疗、生物技术、健康养老。
此外, 2015年11月17日,泰康人寿、中原银行等发起成立天士力(600535,买入)大健康产业基金,预计规模50亿元,主要领域为养老服务结构、医疗设备、器械、诊断公司。
除上述机构外,还有24只大产业基金涉及金融机构,上述33只基金涉及金融机构的大健康产业基金共涉及投资规模将近1100亿元。
据了解,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合作发起大健康产业基金主要以合资公司制和合伙企业式为主。合资公司制,即,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共同出资先设立合资公司,并由该公司再发起基金募集计划,资管机构和上市公司主体都认购一定的份额。而合伙企业制,银行、基金、资管公司与多家上市公司作为出资人,但是不同出资人之间存在优先级、中间级、劣后级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