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启动 推动保险业服务中国制造
- 发布时间 2017.09.15
- 来源
关键词
近些年,保险助力制造业升级,支持“中国制造2025”已取得明显成效。近日,在重点新材料领域,保险再次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利用市场化手段对新材料应用实施风险控制和分担。业界普遍认为,为重点新材料的创新成果转化引入保险补偿机制,有利于加快新材料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新材料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据介绍,新材料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和基础,其性能、技术、工艺等直接影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下游领域的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但出于风险考量,新材料进入市场初期存在“推广应用难,好材不敢用”等问题。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保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建立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
据悉,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产品为保障质量风险和责任风险的创新型综合保险产品,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示范条款并公开发布。“综合险”承保的质量风险,主要保障因新材料质量缺陷导致合同用户企业要求更换或退货的风险;承保的责任风险,主要保障因新材料质量缺陷造成合同用户企业财产损失或发生人身伤亡的风险。鼓励保险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提供货物运输险、其他责任险等保险产品。该险种并非强制投保,而是新材料生产企业自主投保。但为了提高企业积极性、推动“中国制造2025”加速落地,《通知》规定,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投保企业提供保费补贴。具体补贴额度为投保年度保费的80%。
投保企业依据新材料质量安全问题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害范围、损失程度等因素,确定足以赔付质量安全损害的责任限额并据此投保。鼓励大型材料生产企业投保较高责任限额,充分转移相关风险。原则上中央财政补贴的责任限额不超过合同金额的5倍,且最高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
保监会还同时公布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的试点名单,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成为首批入围该项业务的保险公司。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确立,保险业在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也持续发力。
比如,我国保险业已经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为装备企业提供了保障。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重大技术装备行业涉及面广、风险因素多,蕴藏着对保险服务的实际需求。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的核心是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保险功能,降低用户风险,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另外,国产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现代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国家制造业尖端技术实力。近期,保险业也与商飞集团展开一系列合作,助力国产大飞机的生产、研发。
8月9日,华泰保险集团与中国商飞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项目为可续期的债权投资计划,投资期限10年,规模150亿元。8月18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中国商飞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这些合作都为支持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