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保险业要敢于“断舍离”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保险业看,当前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保险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优化保险市场结构、产品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目前,我国约有168家保险公司,但令人印象深刻、特色鲜明者寥寥,多数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这意味着多数保险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可替代性强,存在感弱。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其实,保险公司同样应该如此。例如,诞生于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两家保险公司,所处的区域特色不同,面对的目标群体不同,制定的发展路径和产品特色也应有所差异。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保险公司贪大求快,无心深耕所处区域和服务一定目标群体,一心只想铺开全国市场,产品靠的是抄袭、复制,缺乏精算能力、服务能力,失去了这张保险牌照应有的价值。

不妨回忆一下市场上的保险产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除政策性保险外,有几款产品具有区域特色?重视细分市场,但在细分上究竟下了多少功夫?目前,最为明显的现象是,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某款产品走红,其他公司立即跟进,稍作修改即可问世,同类产品如雨后春笋。

退一步讲,保险公司学习同业,借鉴开发更好的保险产品无可厚非,但关键市场现状仅是玩文字游戏,增减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而服务能力又跟不上,投诉、纠纷不断,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保险业形象有害无利。

有人戏称,“消费者只有在购买保险产品的那一刻才是上帝。”其实,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信任缺失,要知道保险公司的名声是“赔出来的”。这种问题矛头通常指向保险代理人,但代理人也是弱势群体,保险产品条款冗长而艰涩,代理人门槛低、无保障,缺乏培训和学习,唯业绩至上,并不能简单归结问题根源,更应该从保险公司制度、文化上去反思。

事实上,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众多,如股东导向问题。一些职业经理人看似光鲜,实则无奈,一些股东对保险一窍不通,进军保险业目的即是将保险牌照作为融资工具,“不上规模,就走人”,要的是短、平、快的保险产品,合规、法务、精算等岗位形同虚设,时间一久自然积弊重重。

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合力。一方面是治标,在监管措施上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保险活动,重拳整治保险市场乱象,如在严把市场准入关口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通过一般性规则为市场主体竞争提供基础性的秩序,从而通过市场的竞争检验各类资本;另一方面是治本,要从观念、信仰上重塑保险市场生态,如“不以保费规模论英雄”,不要动辄以“失血”、“失速”描述一家保险公司保费、利润情况,评价应该出于公心,要给那些真正追求“保险业姓保”的公司时间和环境。

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当然,如同“温水煮青蛙”效应,一些保险公司已经习惯于过去的发展理念,可能仍然心存侥幸,但是习惯的不一定是对的,更不一定是好的,只有敢于断、舍、离,才有机会涅槃重生。这一过程可能艰苦又漫长,但是如果自己不主动更新,最终只会被别人淘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跳出保险看保险”,保险业应该争取更多机会参与社会治理,如在农业保险、税优和税延保险、污染防治、军民融合、雄安新区建设等,一个行业影响力的彰显绝不仅体现在规模上。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例,保险业要大力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制度落实,积极参与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保险创新,积极引导保险资金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发挥保险机制作用,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毋庸置疑,保险业仍然是朝阳行业,但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保险业准确把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这个根本转变,把是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衡量“好不好”的唯一标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