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年内3家外资险企股权生变 新旧股东“各怀鬼胎”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未必。

日前,又一家外资险企“易主”。中韩人寿原大股东国贸集团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沪市上市公司浙江东方(600120 公告, 行情, 点评, 财报, 圈子)。据悉,这已经是年内发生股权变更的第3家外资险企。

有业内人士对蓝鲸保险透露,在各类股权市场中,保险股权较为吃香,尤其是一些业绩稳定有上升潜力的保险公司股权,挂出后常常有很多机构前来咨询,保险股权甚至比一些银行的股权更有吸引力。

3家外资险企股东“变脸” 中资争先恐后入局

尽管连年亏损,中韩人寿原股东国贸集团仍以高达231.07%的增值率卖出了其持有的中韩人寿50%股权。11月30日,浙江东方发布公告显示,拟斥资6.73亿元收购中韩人寿50%股权。

根据万邦资产出具的报告,截至2016年5月31日的评估基准日,中韩人寿资产账面值为10.76亿元,负债账面值8.73亿元,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2.03亿元。中韩人寿在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6.73亿元,较账面值增值4.70亿元,增值率为231.07%。

公开资料显示,股权转让完毕后,中韩人寿的股东将变更为浙江东方与韩华生命,持股比例各为50%,原股东国贸集团退出。

中韩人寿并非今年变更大股东的唯一一家外资险企。11月16日,新光海航人寿的一纸股权变更公告宣布了原大股东海航集团的退出。公告显示,此次股权变更前,新光海航人寿的两大股东分别为新光人寿保险以及海航集团,两者各持50%股权;股权变更后,新光海航人寿股东变更为四家,深圳柏霖资产变身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1%,新光人寿持有25%股权,深圳光汇石油集团持有14%股权、深圳国展投资发展持有10%股权。

今年以来发生大股东“变脸”的外资险企还有利宝互动在华全资子公司利宝中国。今年8月,三胞集团与利宝互助保险达成股权战略合作协议,受让利宝中国保险51%的控股权,该协议需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不过,截至3季度偿付能力披露,利宝中国还尚未完成上述股权更替。

连年亏损、现金流承压,外资险企却屡屡被溢价收购

据蓝鲸保险梳理发现,上述3家涉及股权变更的公司今年前3季度均陷入亏损局面,据中韩人寿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中韩人寿今年3季度末保险业务收入6222.31万元,净利润亏损1512.42万元。从新光海航人寿来看,该公司今年以来已累计亏损2283.5万元。

除此之外,新光海航人寿还面临净现金流压力,虽然一、二季度新光海航人寿采取一定措施,但仍未改变现金流为负数的局面,第三季度末其净现金流亏损3037.2万元。引入扎略合作伙伴的利宝中国状况似乎同样面临盈利压力,蓝鲸保险查看偿付能力报告,三季度末,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3.09亿元,净利润亏损3488万元。

不过即便如此,在股权转让双方交易外资险企股权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溢价交易的情况。以浙江东方收购中韩人寿为例,根据万邦资产出具的报告,截至2016年5月31日的评估基准日,中韩人寿资产账面值为10.76亿元,负债账面值8.73亿元,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2.03亿元。中韩人寿在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6.73亿元,较账面值增值4.70亿元,增值率为231.07%。

对此,浙江东方方面对蓝鲸保险表示,溢价收购是处于公司长远发展考虑。该上市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也指出,此次交易将对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积极影响、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好的回报。交易实施完成后,公司的业务范围将涵盖包括保险在内的广泛的金融行业。考虑到金融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此次重组将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后续发展空间,为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提供保证。

避免“分手”难题待解:文化摩擦成为合资险企“心病”

对于险企亏损买入方却溢价收购的情况,有业内专家对蓝鲸保险指出,买入方或意在保险牌照。该人士表示,目前中国保险尤其是中国寿险的发展前景被看好,而保险牌照则相对稀缺造就了如今险企受资金追捧的局面。

东吴证券(601555 公告, 行情, 点评, 财报, 圈子)研究所田眈也表示,从短期来看,获得保险牌照对于一些有转型金融意愿的上市公司,会获得牌照溢价,带来股价方面的正面影响;长期来看,保险牌照,特别是寿险,可以作为企业低成本的长期融资平台,一举两得。

对于卖出方抛售险企股权的原因,有业内专家对蓝鲸保险表示,一方面来看,由于保险盈利周期长,投资方迟迟不见收益,难免心生退意;另一方面来看,中外双方经营理念的不同也是合资险企最终走向“分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合资险企中外双方各持股50%的股权分配方式也会引发“谁说了都不算”的问题。该人士同时透露,相比于欧美背景的外资险企,亚裔险企在华出现的文化冲突要更为严重,亚裔险企的在华处境也更为艰辛。

外资险企在华困境:能否盈利依然成谜

在国内外资保险发展史上,股权变更的故事稀松平常,股权变更后仍然未能有效实现盈利的例子也较为常见。以2002年成立的海尔纽约人寿为例,该公司成立后迟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规模,在连续更换股东后,现已更名为北大方正人寿的海尔纽约人寿依旧尚未盈利,2015年亏损0.36亿元。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3季度末,北大方正人寿亏损1108.95万元。

股权变更后实现盈利的例子有陆家嘴(600663 公告, 行情, 点评, 财报, 圈子)国泰人寿,该公司在2104年陆家嘴金融的入主后实现盈利,2015年盈利过亿元,今年前3季度实现净利润6550.93万元。但在陆家嘴国泰人寿实现盈利之前,其也经历了长达10年的亏损期。

目前入股外资险企的投资方似乎对险企盈利周期长的情况早有预期。以浙江东方为例,其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中表示,中韩人寿原股东国贸集团同时承诺中韩人寿将于2021年产生盈利,即中韩人寿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为正,若2021年未能产生盈利,则国贸集团对差额部分按照持股比例以现金方式予以补足,直至中韩人寿盈利为止。

据蓝鲸保险了解,自2012年11月30日中韩人寿成立以来,该寿险公司实际上连年亏损,2013年、2014年、2015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5640.78万元、-7355.62万元、-9273.49万元。至于中韩人寿至2021年能否确实实现盈利,业内人士对蓝鲸保险表示,目前还不好下定论,还要看市场的发展。

然而目前来看,外资险企在华处境仍显艰辛。据日前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资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8305.9亿元,而外资寿险同期原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194.1亿元;前10月中资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358.7亿元,外资财险同期收入151.6亿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