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险资参与沪港通试点迎监管口径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以下简称《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政策的制定旨在增强保险资金参与香港股票的投资方式,将有利于保险机构更便捷的参与港股市场,缓解配置压力。

险资资产配置渠道再拓宽

2007年和2014年,保监会先后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及《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允许保险机构投资香港股票及其他发达市场权益类资产。

此次,根据《监管口径》要求,保险机构投资港股通股票应当遵循审慎和安全原则,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配备专业人员,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保险机构直接开展沪港通股票投资应当具备股票投资能力,不具备股票投资能力的保险机构应委托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人开展运作;二是明确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港股通试点股票;三是明确保险机构应当将投资港股通股票的账面余额纳入权益类资产计算,并明确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沪港通股票时,在账户开立、投资交易、清算核算等环节的要求。“此次允许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进一步增加了保险资金参与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方式。”保监会方面指出,一是有利于保险机构更为灵活地选择投资标的,缓解资产配置压力,二是有利于保险机构借助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优化资产配置结构,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三是有利于保险机构提升投资收益,服务保险主业发展。

不会引起保险资金的大量转移

由于低利率环境下资产收益率下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投资标的已成为险企的重要需求。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根据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境外投资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5%,但是此前由于受到QDII额度管制等客观因素约束,目前的配置比例不到3%。按照海外配置占总资产的5%和10%分别假设测算,并假设港股投资占40%,对应将有分别4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投资于港股,长期来看配置空间很大。

而偿二代下的风险资本规定对港股赋予了较低风险因子 (最低的沪深主板股RF0为0.31,香港作为发达市场,股票RF0为0.3),如果不考虑汇率风险的话,购买港股的资本占用较A股还要少一些,能够进一步提高港股配置积极性。

不过,华泰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保险资金参与港股进行境外投资并非新设,此次参与港股通试点只是创新化了投资方式,便捷化了投资途径,不会引起保险资金的大量转移。“目前大型险企皆已设立香港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海外投资业务,早已进行海外布局。此次参与沪港通试点将使险企在开户、佣金、汇兑上更加便利,与国内券商、基金的合作将更为紧密,是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对A股市场的资金影响有限。”

总体来看,“上市险企投资均较为稳健,但考虑到港股优势和偿二代规则,或会通过沪港通逐渐加大对港股投资,配置比例的提高节奏应不会很快,短期对公司投资收益影响有限,但是长期利好险企投资手段的施展。”招商证券研报指出。

上述华泰证券分析师则认为,此次调整也是保监会“放开前端”的又一举措,对投资能力强的大型险企是利好。今年上半年四大险企负债端转型成效显著,个险渠道加强、期限结构优化,新业务价值创新高。同时投资端在稳健中寻求突破,可通过参与沪股通试点进一步提振投资收益。

相关新闻